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09/12/19 阅读:688次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要在这一生中行为修养上做到,实在很难。这里说孔子对于这四点,是绝对做到了。 第一是“毋意”,这是说孔子做人处世,没有自己主观的意见,本来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先的意见。 第二“毋必”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结果。这一点也是人生哲学的修养,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假使讲文学与哲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还无法向人诉苦,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女儿都无法讲,这都是人生经验体验来的。 又有两句说:“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也代表,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 这就说明了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事实上,“毋必”说想必然要做到怎样,世界上几乎没有这件事。 “毋必”,就是能适变,能应变。 第三“毋固”,不固执自己的成见。 “毋我“,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这就是孔子学问修养的伟大处。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