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礼之用,和为贵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1/29 阅读:631次
|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氨水行,知和面临着,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再讲到有子的话“礼之用,和为贵”,这等于礼的哲学。礼是干什么的?是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和平。这也就是礼的思想。 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 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那么法律也就是礼的作用,法律的原则之下,理国乃至办事的细则,就是礼的作用。假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这怎么行? 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礼,事与事之间要礼,而礼的作用,“和为贵”,就是调整均衡。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中国文化中称先王,不是指那一个皇帝是先王,“先王”这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意思。所谓“王者望也”,“王者用也”这些注解以外,我们了解“先王”两字的精神,就代表列祖列宗。所以中国文化的先王之道“斯为美矣”,最了起的,我们人文文化的建立比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更早。 “小大由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由礼的精神来处理,失去了礼的精神就不行,一不定出毛病。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可行也。”这是讲相当矛盾的道理。我们经常看到“矫枉过正”四个字,“枉”是歪了,看见事物歪了,必须要矫正它; 矫正得过分了,又是歪了。换句话说,不是向这边歪,就是向那边歪。总之“过正”就是歪。 礼也是这样,要中和,过分的调节也不好。 所以“知和而和”,对一件事,了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调整它。但过分的调整就错了,“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所以礼义的基本精神,是调节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调整。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