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3/27 阅读:828次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知道孔子自己很谦虚,他说我述而不作。什么叫述?就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统的文化,就所知道的,把他继续起来,流传下来,好比现在说的,撒播种子,没自己的创作,不加意见。孔子的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等六经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续前人,并没有加以创作。 但是有个态度,信而好古,不是迷信,是真信,加以考证过的真信。譬如我们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的《书经》,也叫做《尚书》,第一篇是从尧典开始,难道尧以前没有历史了? 孔子当时删《诗》《书》,为什么《尚书》将尧以前的删除呢?因为尧以前的文献不够,他不敢轻易断言,所以历史资料的文献,自尧这个阶段开始。 他在这里说自己“信而好古”,就是说明他做学问的态度,实在非常想念而喜欢传统文化,把它保留下来。我们看了他自述近八个字,再看现代的学者做学问的态度,恰恰相反,我们现在是作而不述,专门创作,而且写文章,是千古文章一大抄,在于抄得好抄不好。 而且专门疑古,对古代的文化不相信,于是好犯上作乱,尤其抗战以前有些学人,现在讲起来,真是该死,后来我们的思想一度受到他们的影响,他们跟着日本人说,尧舜不是人,是中国人自己编的,尧是香炉,古代是香炉,舜是烛台,禹也浊人,是爬是,这是日本人故意侮辱我们的,我们的学者也都跟着这样说。所以我们的文化到了今日这个地步,不偶然的,是几十年来大家疑古,随便抛弃了传统,抛弃了前人的经验,轻视前人的学问,结果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信而好古,是保持历史人生的经验,孔子对此,持以非常慎重的态度,实在了不起。 可是他还谦虚地说“窃比于我老彭”。老、彭是两个人。老、是老子;彭,是彭祖,名彭篯,在古代的史料上,一般人说他活了八百年,是否爱个人,姑且不问,反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长命老人叫彭篯。孔子下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想向老子、彭篯看齐。这两个人都是讲传统文化,而且是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态度。 总而言之,他等于是自我幽默说:“我不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一个老古董而已。”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