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唐代和番政策的感伤 二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5/1 阅读:677次
|
诗人李山甫经过这里的时候,就写了这样一首诗:“一搯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藓几经秋?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寒雨洗来香已尽,澹烟笼着恨长留。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留有崇微公主手痕的石壁,长满了苔藓,经历了无数的春秋。窨是谁想出这种以女子和番的办法?我们这些保国有责的男子汉,看到这种事情,不禁要为国家的声威而感到羞耻。这名女子为国牺牲的事迹,虽然像山上的花香一样,随着寒雨而逝,被人们淡忘了。可满含着幽怨隐恨的手痕,却仍然伴着这石上的痕迹,呜咽地流着。 前面说到他山甫悲南朝那些风流皇帝的诗,有多少兴望慨叹!同在唐代,名诗人韦庄的七律咏南国英雄,也是令人吟生荡气回肠、唏嘘不已的。他的诗说:“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自此中。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毕竟霸图何物在,在麒麟没卧秋风。”他感叹南朝各国的几十个帝王英雄,互相争夺,此起彼落,不但国与国争,姓与姓斗,甚至骨肉相残。虽然强者一时得势,不久又可能被人踩到脚底。到头来,国也好,家也好,权也好,势也好,都不过是一场幻梦。所谓有“南朝金粉”,由这句话,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繁华的盛况,但也只是“想见”而已,不但是现在无从目睹,谅是距离那个时代的韦庄,也只见到残花旧苑、落日青山而忆。表志功业的石麒麟,早已煙没在秋风荒野之中,徒然使人悲吊那江令、谢公。试问当年的霸业又留下了什么呢?这是人生的感慨,乱世的悲叹,也是站在另一角度的政治哲理吧这似乎是对只追求现实权力者的一种告诫。其实看历史文化,也不必如此的悲叹。宋代谢涛一首《梦中咏史》吟得好:“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现实的权势过后必然落空,而一种正确的文化思想,如周公孔子的仁义之道,则是千古不变的。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