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说李后主,真是好的文学家,那么好的文学,真好,过去找不出来,以后恐怕也难找到这么好的文学家,实在太好了,可惜当了皇帝,宋朝徽宗等人也如此.不过话得说回来,文学家又谈何容易?《红楼梦》之后,再也写不出第二部《红楼梦》,没有像曹雪芹那样的家庭,没有像曹雪芹一样,整天和一些女孩子在一起打滚,没有那个经验,换一个怎么也写不出来.施耐庵的《水浒传》,没有跑过江湖,没有和那些动辄拔刀的江湖朋友混在一起,也写不出来.文学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李后主的词好,他花的本钱大,也是当皇帝,江山又在他手里丢掉,然后才有那种文学的境界出来.可是拿人生的立场看来,这些人都是不幸.因此我们又想起另外一个人的哲学,人生得意的事,有时并不是幸福;而有时候失意的事,并不是倒霉.如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一个作了一首诗:“眼前乔木尽儿孙,曾见吴宫几度春.若使当时成大厦,亦就随例作灰尘.”这首诗是说失意并不见得坏.第一句他感概眼前的国家栋梁,都是他的后辈.第二句是讲自己,像山上的大木、神木一样,自己年纪大了,看到朝代的更替、兴衰、成败多少次,假使自己当时也成为其中的栋梁,早就被烧光了.所以人生得意的事,虽不一定是坏,也不一定就是好,有时失意也不一定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