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志士栖山恨不深 四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7/7 阅读:741次
|
希夷先生,生当离乱的时代,在他的少年和壮年时期,何尝无用世之心。只是看得透彻,观察周到,终于高隐华山,以待其时,以待其人而已。我们且看他的一首名诗,便知究竟了。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从这首七言律诗中,很明显的表露希夷先生当年的感慨和观感,都在“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两句之中。这两句也是全诗的画龙点眼睛之处。因为他生在唐末到五代的乱世中。几十年间,这一个称王,那一个称帝,都是乱七八糟,一无是处。但也都是昙花一现,每个都忙忙乱乱,扰乱苍生几年或十多年就完了,都不能成为定局。所以他才有了“愁看剑朝扶危主”的看法。同时又感慨一般生存在乱世中的社会人士,不知忧患,不知死活,只管醉生梦死,歌舞升乎平,过着假象的太平生活,那是非常可悲的一代。因此便有“闷听笙歌聒醉人”的叹息。因此,他必须有自处之着。“携取旧书归旧隐”,高卧华山去了。 这也正如唐末另一位道士的诗说:“为买丹砂下白云,鹿裘又惹九衢尘。不如将耳入山去,万是千非愁煞人”。他们所遭遇的境况和心情,都是一样的痛苦,为世道而忧悲。但在无可奈何中,只有如老子一样,走那“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飓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看来虽然高不可攀,其实正是悲天悯人,在无可奈何中,故作旷达而已吧!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