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和尚吟诗有威灵 之三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7/26 阅读:640次
|
朱元璋当了皇帝,政纲重严重猛。有一天,要到和尚庙去玩玩,但禁止侍从人员入寺,独自一人进去。看到寺院的墙壁上画了一个布袋和尚,墨迹还没有晾干,旁边还题一首诗偈: 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装。 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 他看了,立刻命令侍从的人进去搜索,原来是空无一人的古寺而已。 明初禅僧谦牧,常住小有山中,各方都景仰作出指示道行高风,朱元璋本来就认识他。当了皇帝以后,亲自作诗要召他到南京来: 寄语山中老秃牛,何劳辛苦恋东洲。 南方有片闲田地,鞭打绳牵不转头。 谦牧禅师接到朱元璋的亲笔诗,仍然不肯出山,只回答他一首诗: 老牛力尽已多年,顶破蹄穿只爱眠。 震旦城中粮草足,主人何用苦加鞭。 朱元璋看了,总算肯放过他,一笑了事。 昔日有人题诗称赞山顶一僧庵云: 高山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龙半间。 半夜龙飞行雨去,归来翻笑老僧闲。 明桃源陈朗溪,有题漳江寺诗,用意恰恰相反,他的诗: 吟遍三千洞,来眠四大床。 白云钟鼓外,翻笑老僧忙。 南宋时,杭州灵隐寺僧元肇,法号淮海。寺有古松大数十围,与月波亭相对。史相弥远忽遗人来砍伐大松,要作建宅材料。淮海不得已,作了一首诗: 大夫去作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 惆怅月波亭上望,夜深惟见鹤归来。 同时阎贵妃的父亲阎良臣,要修建香火功德院,也想在灵隐三天竺砍伐松树作建材。淮海不得已,又作了一首诗: 不为栽松种茯苓,只缘山色四时青。 老僧不会移将去,留与西湖作画屏。 淮海的两首诗,当时便受人重视,宋理也看到了,便命令停止砍伐。 又灵隐山中旧有久已衰败的寺基,有一权势人家,相信风水,想侵占寺基来做坟墓,淮海又作了一首诗: 一带空山已有年,不须惆怅起颓砖。 道旁多少麒麟冡,转眼无人送纸钱。 淮海的这首诗,使权势豪门看了都不敢再起贪心,显见文学的威灵,有的也不可轻视。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