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文与质 之一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8/6 阅读:570次
|
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都有一个通例:凡有高度文化的国家,在文与质两方面是并重的。如果偏向于文,这个国家一定要发生问题。我们知道,过去世界各民族搞哲学思想,最有兴趣,最有成就的,要算是印度和希腊。 印度人自上古以来哲学思想就很发达,因此形成了佛教思想。印度的气候不比中国,在南印度一带,天气很热,生活简单,一年四季都只穿一件衣服就够了。我们过去讲“天衣无缝”,这个“天”原来的意思就是“天竺”。汉代翻译的音与现在不同,唐以后翻成“印度”。当时印度衣服的大概式样,现在到泰国边境还看得见,就是一块布,身上一围,就是“天衣”。不需要像我们的一样用针线缝起来,当然无缝。更热的地方甚至可以不穿。肚子饿了,香蕉等野生水果,什么都可以吃。吃饱了以后躺下睡觉,醒来以后坐在那里静静地寻思,想些神秘难解的问题。所以印度哲学的发展,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很大。 希腊的哲学思想,也很发达。我们讲到文化史时,心目中对希腊这个地方,充满景仰之心。如果到了那里一看,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一个比较苦寒的地方。这种苦寒的地方,人生的问题也多,譬如一个人遭遇了困难,会想到自己为什么这样命苦?再想命苦的是什么原因?这样慢慢想下去,哲学问题就出来了。 这两个地方,哲学思想那么高,他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富强的大国?那就是文质不相称的必然现象。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