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武侠小说的来龙去脉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8/22 阅读:560次
|
中国“武侠”,正式见于传记的,是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游侠列传》开始。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首先引用韩非子的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从法家的观点看来,“二者皆讥”。也就是说,韩非子对于儒与侠两种人,都有讥评而极不同意。但是单以侠义的精神和侠义的道的史实来看,所谓侠义作风,实渊源于儒墨两爱思想的互相结合,尤其偏重于墨家的精神。而侠义道发展的事实,却上承战国时代的六国养士,下接隋、唐的选举制度,与明、清以后的特殊社会的形式。但司马迁最初所称的“游侠”,并非纯碎以个人的尚武见长。以个人的武技与侠义合并而灰飞烟灭后世的“武侠”,应当说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作风与“游侠”精神互相结合的事迹。唐、宋以后,由于禅与道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处处进入艺术的境界,便称之谓“文艺”。对于武功技击造诣的境界,便称之谓“武艺”。明、清以后,文有文状元,武也有武状元、武进士、武举人、武秀才等。而且民间迷信科举,甚至有认为文状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于是,宋明以来的“历史演义”小说,充满了这种观念,而普遍灌输,影响到社会各阶层。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