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翻译的学问 之一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8/30 阅读:692次
|
智慧,我们要注意,“智”在东方文化里并不是知识。书读得好,知识渊博,这是知识。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聪明。研究佛学,就看出来了。照梵文的音译,“般若”这两个字,中文来解释,相当于智慧。当时我们翻译佛学经典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其中的“波罗密多”、“般若”都是梵文译音。“般若”的解释是智慧,为什么不译成《金刚智慧波罗密多经》呢?因为中国过去翻译有“五不翻”,外文有此意义而中文此意义的不翻,为“五不翻”中的一种。现在对外国学生上课,就常有这种情形。 譬如“境界”一词,外文里就没有这个字,勉强翻成“现象”,但并不完全是境界的意义。“现象”是科学的上的名词,“境界”是文学上的名词。譬如说有人常引宋代辛稼轩有名的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就是境界,若隐若现。再说诗的境界,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好境界!如改作“飞机轰轰对愁眠”,那是噪音不是诗了。李后主词的名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桐深院锁清秋。“若是”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盘。”那就没有境界了。这是讲文学的境界。如把境界翻成现象,就只有“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盘”,才是现象。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