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亟待修正的八股学风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9/6 阅读:590次
|
大致了解了上下三千年来教育的概况和“考试”取士的情形,两世为人我们的先圣先贤、诸子百家的名言,关于教育与学问的教诫作过如何庄严神圣的定论,但教育的理想与一般社会对教育的“暗盘”思想,毕竟存在一段很大的距离。如果我们真肯深切地反省榫,那么,就可以明白地说,我们的一般教育思想历经两千多年来,始终还陷落在一个一贯错误的“暗盘”里打转。这个“暗盘”思想错误观念的由来,首先便是自古以来中外一例的“重男轻女”思想。为什么要“重男轻女”呢?因为男主外,妇主内。男儿志在四方,“有子克家”,便可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而光耀门楣和光宗耀祖的方法,就只有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尤其在古代轻视工商业的观念之下,当然就会产生“万般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看法了。读书为什么有这些好处呢?因为读了书,可以考取功名,登科及第而做官。因此,“读书作官”自然而然就成为一般社会天经地义的思想,做官又有什么好呢?因为做了官,就能得到坐食国家俸禄的利益。由此“升官发财”便顺理成章地被 间视为当然的道理。由于这一系列错误观念的养成,读书读到后来,所有经、史、子、集,也成剩余的物质,只有“八股”的制义文章,才是生活的宝典,这都是很自然而形成的思想,不足为怪。 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西方的文化思想东来。“家塾”、“寒窗”、“书院”和“国子监”等中国传统教育的方式变成了西方式的学府制度。由“洋学堂”的称呼开始,一直到现在三级制的学校制度而至于研究院,教育是真的普及了,一般国民的知识水准是真的提高了。但是知识的普及,使得一切学问的真正精神垮了,尤其是另文化和东西文化的精义所在,几乎陷入不堪救药的境地。不但如此,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虽然接受西方文化的董陶而换旧更新,可是我们教育的“暗盘”思想,依然落在两千多年来的一贯观念之中,只不过把以往“读书做官”、“光耀门楣”的思想,稍微变了一点方向,转向于求学就可以赚钱发财的观念而已;然后引用一句门面话来自我遮盖这个观念,而以“教育即生活”作为正面堂皇的文章。有几这父母潜意识中对子女的升学大事不受这个观念的作崇?又有几家子弟选 读学校、选 修科系的心理不为这个观念所左右?于是,新的“科学八股”的考试方法,死记硬背的作风,依然犹如历史的陈迹;只是过去但须记诵八股文章,作为考试的本钱;现在但须记育问答和猜题,便能赢得好学校以及联考的光荣。过去的读书为考功名、为做官;现在的读书和考试,为求出路、求职业、赚大钱。过去读书的,“志在圣贤”;做官的,一心以天下国家为已任,如此立志,也大有人在。否则,就抱着“君子乘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虆以行。:归到农村社会,以耕读终生的也不少。现在受了教育以后,不能谋得一个出洋、赚大钱的机会,至少也要做个公教人员,才算是不负平生一片读书求学的苦心。尤其是工商业时代都市生活的诱惑,小市民思想的深入人心,如果 不能如此,只好优游等待机会,或者自己封个“马路巡阅使”来怠荡怠荡也可以。至于其它的事,只有付之于命运安排了。 我们只要息心反省教育的现状,就可明白现代青少年陷落在一片迷惘境地的前因后果。因此,我们为了后一代,对于家庭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以及学校教育思想制度,必须要多作检讨,以建立一番复兴文化的新气象。虽然说问题并不简单,但问题终须寻求出答案和调整的方法。这不但是我们老一辈的责任,也正是落在现代青年们身上的重要责任,极须渊博通达的学问,才能挽救亟待复兴图强的中国文化。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