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功成身退数风流 之二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9/21 阅读:579次
|
老子这些名言,窨是正言天道不易法则的自然哲学?或是对他当时自下而上的时势,有感而发,用来警觉世人?似乎不须争论。但在我们的上古的历史文化上,原来儒道并不分家的共通观点来看,孔子、孟子,以及其他诸子之学,动称先王,也都极力推崇尧舜的作为国。尧舜之道的值得赞扬,那便是“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最好范例。至于三代以后,家世天下的推位让国,想要表现一下“功遂身退”,自称为太上皇的戏剧,则几乎没有一个是出于至诚,也没有一个有美好的收场。其次,如北魏文帝的即位出家,以及相传清初顺治入五台山的剃度,都是别有心事,绝非“功遂身退”的情怀。 等而次之,从秦、汉之后,看历史上风云人物的作为风格,取其稍微类同于道家的,如汉代的张良与诸葛亮,原来存心都想“功遂身退”,但很可惜其遭遇仍然不能遂其所愿。张良虽然不肯居功,只自廉退封于“留”地而为“留侯”,但却身不由已,不能再加上三点水而一“溜”了之,以已绝人间烟火食的半仙之分,结果仍免不了爱吕后的饮食毒害而殁。与其如此,还不如诸葛武侯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成绝代之功,更为划算。 也许由此历史经验的教训,致使后来道家人物的作为,如东晋的抱朴子----葛洪,南朝齐梁之际的陶弘景,更加小心谨慎。葛洪便早早抽身,自求出任为“勾漏”令,以宦途当隐遁,暗暗修他所认为的仙道以终。陶弘景则及早挂冠“神武门”,悠哉游哉,造成“山中宰相”的局面,作他的“洞天真诰”、自精神领域了事。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