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殡仪馆的故事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11/2 阅读:590次
|
我们常常看到讣文上有“寿终正寝”这四个字,但现代往往与事实不符,因为现在的人都是死在医院,有几个寿终在寝的?古代说寿终正寝,是指死在自己的房间里,断气以后,才抬到正门的大厅上,所以是寿终正寝。现在都死在医院,送到太平间,哪来的正寝?还有现在殡仪馆中,有许多太太挽丈夫,儿子挽父母的挽联,都是不合理的。因为照古礼,自已是当事人,没有心情在文学境界上作诗作联,所以亲人是没有挽联的。若是自己不会写,由别人代写,更是莫名其妙。挽联在与死者有感情才挽得出来,与之毫无感情,怎么代写?有感情的自己写,很简单。白话的:“你死了,我也快来了!”或:“你先走一步,我会跟来的,你安心的去吧!”不很好吗?所以讲到中国文化,目前许多地方都是问题。 说到这里想起了两位老朋友与殡仪馆的故事。一位是上将军某公,有一次,他说真想在殡仪馆附近,最好隔壁找一幢房子。我问他什么意思。他说有两点理由。第一,老朋友一个个凋零,经党要跑殡仪馆,方便些。第二,有一天自己去的时候,就走过去,也方便。第二个朋友也是一位将军,十多年前一个春节,碰到我说,今年真倒楣。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刚过年,大正月坐三轮车去吊一个朋友的丧,到了门口付了车钱,那个三轮车夫问道:“先生你还回去不回去?”可真把他气得不得了,大骂车夫:“你才不回去!”不料几个月后,这位朋友真到那里不再回去了。就是这样巧的事情。这是两个故事,也是两种绝对不同的观念。 我们经常看到“生荣死哀”四个字,生的时候享尽了荣华,死后的荣耀,就是大家都会哀痛。可是我们现在到殡仪馆吊丧,有许多人在那里已经没有哀痛之情了。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