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贫戒怨富戒骄 之二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0/11/19 阅读:576次
|
“贫而无怨”的贫并不公平是经济环境的穷;不得志也是贫;没有知识的人看到有知识的人,就觉得有知识的人富有:“才”也是财产,有很多人是知识的贫穷。庄子就曾经提到,眼睛看不见的瞎子,耳朵听不见的聋子,只是外在生理的:知识上的瞎子,知识上的聋子,就不可救药。所以贫并不定指没有钱,各种贫乏都包括在内。人贫了就会有怨。所谓怨天尤人,牢骚就多,人穷气大,所以教人作到“安贫乐道”,这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大原则。但是真正的贫而能安,太不容易。 现在有人拿“安贫乐道,知足常乐”这两句话,批评中国文化,说中国的不进步,就受了这种影响。这种批评不一定对,“安贫乐道”与“知足常乐”,是个人的修养,而且也少有人真正修养到。我们当然不能说中国这个民族,因为这两项修养,就不图进取。事实上没有这个意思,中国文化还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鼓舞人的名言,我们不可只抓到了点,就犯以偏概全的错误。这两句话,是对自己作人做事的一个尺码,一个考验。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