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论养士》与提拔人才 之一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1/2/9 阅读:845次
|
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篇文章,对于处世大有助益,这篇文章简称《论养士》,苏东坡作的。这篇文章在中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哲学领域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研究政治与社会的人不能不看。这篇文章很有意义,它提出了一个原则,讲得非常有道理。 “养士”这个名称,出在战国朝代,当时书籍不如现在普及,也没有考试制度,一般平民有了知识,就依靠权贵人家求出路,到人们家里作宾客。过去做宾客,现在的名称等于“随员”;从唐代到清代叫“幕府”。像曾国藩,不少有本领的人,都在他的幕府里----等于现在的研究室、参谋团、秘书室。现在也有称作幕僚的。“六国养士”就是这样的情形。 那时养士,养些什么人呢?苏轼提出的分类是智、辩、勇、力四种人;实际上也可说只是两种人,一种用头脑,一种用体力。讨论四种人,如果以现代职位分类的科学来作博士论文,起码可以写他两百万这不成问题。但是我国古代文化喜欢简单,所以几百字的文章就解决了。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说,社会上天生有、辩、勇、力这四种人,他认为这一类的好役人----坐着吃人家的-----无法役于人。如果我们用社会学来研究,社会上有许多人是这样的,用头脑非常能干,叫他用劳力就不行,有些人叫他用头脑就像要他的命,要他做劳力就蛮好。但有些人有力去打架,力气好得很,要人做工,做三个小时就做不下去了。所以研究社会、研究政治,要多观察人。然后再读有关的书,才有道理。又像许多人有智,这个智是聪明才智;有许多人有辩术,专门用手段,不走正道,走异端,打鬼主意第一流,正当方法想不出来。但是不要忘了。他也是一个人才,就看老板怎么用他,这就是所谓会不会用了。所以智与辩看起来是一样,聪明的人做事一定有方法,但是正反两面的方法不能相违。勇与力看起来似乎也是一样,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力气,而个子高大孔武有力的人,叫他去前方打仗、为国牺牲,他怕死不干,这是有力没有勇。因此苏东坡说智、辩、勇、力四种人,往往需要人家养他,不能自立。不过依恃人家,攀龙附凤,也可以立大功,成大业,叫他一个人干 ,就没有办法。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