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什么是谥法 之二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1/5/3 阅读:718次
|
皇帝死了就由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像汉朝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哀帝”就惨了,汉朝最后那个帝为“献”帝,也含有奉献给别人,送上去的悲哀。可见这个谥法很厉害。 王阳朝,是他本人的号,后来加谥为“文成”。曾国藩,后人称他曾文正公,“文正”两字是清朝给他的谥号。死后的评语够得上称为“文成”、“文正”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纵横十万里国土,虽然有几亿人口,其中却数不出几个人,最多一二十人而已。这是中国文化中谥法的严谨。 所以中国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标,是要对后代负责;不但对这一辈子要负责任,对后世仍旧要负责任。如宋代的名臣,也是理学家的赵抃,他一度放到四川作“省主席——比拟现代的官位来说,他自己骑一头跛肢骡子,带了一个老仆人、一琴、一鹤去上任。到了省城里,全城的文武官员,出城来接新主席,却看不到人,谁知道那坐在茶馆里面,一琴、一鹤相随的糟老头子就是新上任的主席。当然他不止是当主席,也当过谏议大夫,是很有名的名臣。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