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学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 乘车路线: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28、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电子大厦)下车 联 系 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8905 0371—60389032 13613841515 传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电子邮箱:qingxinnet@163.com
|
|
新闻中心 |
周穆王篇 前言 |
发布者:qingxin 发布时间:2011/6/23 阅读:733次
|
上次讲到关尹子说的“知而忘情,能而不为”,譬如说神通是道之花,不是道之果,一切修行证果离不开这些花朵,但是要记住,不要管花朵,因为原则是“知而忘情,能而不为”,那才是真知真能,才是得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关于“能而不为”,我常常告诉学经济、学财政的同学,你们的经济学啊是书本里学来的,我的经济学是钞票买来的。我也常常跟工商界的头子们讲,你们有赚钱的经难验,有没有赊本的经验?当然没有。没有的话你就不算完全,我是全都经过。我说我的经济原则是,今天赚了一百万用掉了,才算赚钱。我看你们钱很多,一毛钱都舍不得花,那你比没有钱的人还可怜,买黄金放在家里怕被偷,放银行,利息降低怎么办?一天到晚在那里发愁。世界上最大的财富是一毛钱都没有,睡觉都安稳。这就说明一个道理,真有钱的时候忘记了钱;同样的道理,真得道的人忘记了道。如果还觉得我得道了、我成道了,这就完了,可能精神有病! 所以“真知真能”的人,等于是无知无能,因此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开始,到最后一句结论,“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什么都没有,这是“天命之谓性”,这就是道,空的。所以佛讲空嘛,这是“真知真能”,得了道。 “发无知,何能情,发不能,何能为”,那么你说得了道的人,忘情而不为,无为,这是“真知真能”,等于无知无能。讲话也好,做事也好,慈悲也好,该做的都做,心中不留一点世俗的感情,做过了就忘了。如果做了善事自己还刻,那还叫善事吗?你那是做生意,投资赚钱,想求功德嘛!真正的大功德心中是没有事的,救遍了天下人,自己心里都忘了,连天下都忘了,何况人呢!那是道了。 所以得道的人,看这些荣华富贵,“聚块也,积尘也”,这个地球不过是泥巴拢来而已,是一点一点尘土累积起来的,几十层高楼也是如此。“虽无为而非理也”,虽然得了道,一切无为境界,看起来好像个道理,又像没有道理,似乎都在对与不能、可与不可之间。 下面接着要看《周穆王》这篇了,这一篇说的是神话,但有很深的哲学道理。周穆王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现在再提,唐诗里也有关于他的诗文。 讲到唐诗,我讲一个故事,在我们跟日本人作战时,很多韩国人流亡到中国,都在我们军校培养,李承晚也是我们“老总统”培养出来的,抗战一胜利李承晚就回去了,后来当总统,他跟中国感情很深厚。李承晚有一次做寿,“老总统”叫秘书拟一副寿联给他,秘书作了很好的寿联,不过不是那味道,因为“老总统”和李承晚的感情不是别人能够了解的。结果“老总统”自己写了一副,就是唐王勃送别友杜少府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用得好极了。后来“老总统”过世了,据说棺木里还带一部《唐诗三百首》,那是我们小时候一定要背的书。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